张建文 |“八月十五枣上杆”的传说
0
2024-01-06 10:25:10 作者:张建文

八月十五枣上杆”的传说

/张建文

在千年古县行唐九口子乡鳌鱼山一带的大枣主产区,广为流传着“八月十五枣上杆”的俗语。为每年的八月十五要上杆打枣,说起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。

相传,在元朝末年,随着农民战争爆发,大部分地区的统治陷于混乱崩溃的状态,严重的腐败使得各地农民起义迭起,全国性的暴乱迅速蔓延,垂死挣扎的统治集团内部倾轧,更加腐败不堪。蒙古人为加强其没落的统治,防汉人造**,除训练大批军队外,还暗地疯狂地恐吓黎民百姓,变本加厉地榨取民脂民膏。广大汉人怨声载道,苦不堪言,许多地方的老百姓由于受不了蒙古人的残酷统治,就揭竿而起。

当时,朱元璋、刘伯温在安徽一带率众起义,给予元朝统治阶级很大的打击,大大地鼓舞了广大受苦百姓的志气。中原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,所以,元朝军队对行唐、阜平一带的老百姓防守更严。他们把每五家定为一个“保”,只留一把菜刀,用铁链子挂着,谁用谁取,用后送回;并专门派一个蒙古鞑子看守这把刀,五家还要拿出最好的饭菜,供这个蒙古鞑子食用。为防止老百姓用铜铁制造武器,元兵把老百姓家中的铁器,包括镰刀、锄头、粪杈等农具,甚至连炒菜用的铲子也不放过,都搜去销毁。老百姓为此都憋着一肚子火,就像装好的炸药,一点就着。

当时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正在河南、河北到处游说,四下活动。得知这个情况后,他们就趁机组织农民起义,与安徽朱元璋的军队相呼应。在商议起义时间的时候,刘伯温建议定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,理由一是中秋节元朝的兵将忙于过节,防范不严;二是可以借下地打枣为名,以打枣的杆子为武器,与元兵战斗。

由于刘伯温讲的入情在理,大伙都同意在八月十五这天起义。

后来,果然不出刘伯温所料。中秋节这天,元兵将士山吃海喝,放松了警惕。老百姓按预定的时间,扛着打枣杆,陆续走出村庄,集结在枣林中。在刘伯温的带领指挥下,一呼百应,用打枣杆子很快打跑了醉醺醺的元兵,取得了全胜。

后人为纪念这次农民起义,每到八月十五这天,都要扛着杆子下地收枣,意思是图个吉利,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。

  • 美文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