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电视文献片解说词)古县探秘·枣乡行唐中秋红
0
2023-04-06 11:41:37 作者:王凯(整理)

古县探秘·枣乡行唐中秋红

——大型电视文献片解说词

这是中国北方不多见的景象,斑斑点点的红色掩映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。中秋时节,当我们驾车来到这片土地时,仿佛走进了一幅清新鲜活的水彩画。喜悦奔放的红色与充满希望的绿色成为这幅画卷的主色调,也成为千年古县——行唐最具代表性的色彩。

行唐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,北望京津,南顾省会石家庄,东与华北平原相邻,西与太行山脉相依,面积1025平方千米,人口40万。这里丘陵连绵,山峦叠嶂,溪水绕流。而据南王庄、南贾素等文化遗址、出土文物和战国古遗址等方史,早在新石器时代,这里就有人类生息,并逐渐形成定居的聚落,而行唐县的“行唐”二字也从那个时候起,悠悠地讲述出一个跟尧帝有关的秘密

行唐之名的由来,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唐尧时代。据正定府志记载:“初,帝尧封于唐。后,诸侯来归,诣平阳即帝位,南行历其地,行唐之名由此始也”。由此可见,“行唐”二字作为地名,是源于“唐尧”南行。北魏太和十年,即公元486年去“南”字为行唐县,后虽几经调整更名,但行唐之名相对稳定,并沿用至今,时间长达1500多年。而根植于这片土地的靓丽色彩,也与这个县名一道并肩前行。

那么,饱藏着千年历史的行唐县又与这最具代表性的红绿色彩,有着什么联系呢?

这是中国大地上最红火的中秋时节,行唐人开始了他们一年中最繁忙,也是最盼望的活动——打枣。人们结队来到这里,走进枣林,开始了他们一年的收获。据《战国策》记载,枣乡行唐的红枣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。距今有2500多年。山有枣则灵,枣生山则贵。娇贵的红枣苛刻地选择着自己的立命之途,把幸运之根扎向行唐大地。巧合的是,恰恰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,山地丘陵却正好成为红枣种植的天然土壤。而这里的气候节律变化与红枣对光、热、水、汽的要求完全一致。因此,行唐成了红枣生长繁育的天然乐园。

红枣收获了,人们把这些硕大圆润的红枣平铺在自家的房顶上,远远望去,是一片祥和的红色世界。于是,红枣成了行唐的象征,枣红色也成为行唐最具代表的色彩,行唐大枣已成为人类早期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商品之一。几千年来,枣乡人不仅创造了红枣的历史,同时也造就了这方土地上独具特色的枣乡文化,红枣树衍生的民间故事、民间文学、民间艺术和民间风俗等,赋予了枣乡文化以深厚的底蕴,千百年过去了,枣乡的文化习俗依然代代相传,从未改变。

在行唐凡是过往枣区的客人都可以进入枣园尝鲜,枣农概不收钱,即使主人不在也可去摘食,所谓瓜、桃、梨、枣不算偷盗的说法,说的正是如此。行唐大枣色泽紫红透亮,味道清甜适口,历代多被列入朝廷贡品。因此,行唐大枣“中秋红”也被称为“御枣”,成为人们向往美好、甜蜜的象征。

这是我们在行唐抓拍到的一对新人的婚礼镜头,婚礼置备的并不奢华,但是欢天喜地的婚礼气氛却一点都不逊色。是什么样的原因,让这个婚礼在质朴中又显得如此特别呢?

在新房的房前屋后,我们看到了一个喜庆又祥和的角色——红枣,又大又圆的红枣摆在院子里,甚至连高高的屋檐上都不例外。此外,新娘出嫁时,亲人们还要在新娘盘座的席铺上,撒满红红的枣子,据民间传说这意味着枣(早)生贵子。在枣乡,女孩儿们对心上人表达爱慕之情的方式也跟枣有关,他们摘下最大最红,数量和自己的年龄相同的鲜枣,放置小篮中送给对方。这寓意让男方早(枣)早(枣)提亲,盼望着两颗相爱的红心,早(枣)早(枣)地结合在一起。

这美丽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,虽然年代久远,很难考证,但枣乡百姓以枣为媒的传统却绝非偶然,其中的渊源,从流传在民间的一个古老传说中,也可见一斑。

故事要从三皇五帝之一的尧帝讲起。尧在执政期间遍访贤明之士,因为敬佩许由的品德和才华,便亲自寻访许由,并且要把管理国家的重任交给他。但许由却拒绝了尧,并隐居山林。因为有了许由的退让,这才有了后人们所熟悉的关于尧舜禹禅让历史延续的谱系。但这些原在上古时期的记述,又跟小小的行唐县有什么关系呢?

上古时期,黄河流域洪水泛滥,为谋生计,许由和母亲逃避洪荒,居在箕山颍水一带,这里虽无水患,但却干旱成灾。所幸的是山野中无数的酸枣树,每到九、十月份便果实累累,多少可以让人们果腹充饥。但酸枣个小核儿大,而且不容易保存。而许由在经历了多年的精心培育后,终于嫁接培植出了个大核小的红枣,它的果肉也渐渐由酸变甜,在今天看来理所应当的红枣味道,在当时却是大大改善了黎民百姓的生活。

许由在箕山植枣声名远扬,帝尧的两个女儿娥皇、女英奉父命来到箕山,与许由相识,并且帮助许由把培植枣树的技术传授给百姓。因为仰慕许由的贤能,帝尧的两个女儿请求父亲将她们许配给许由,帝尧亲自前去造访。当他来到箕山,向许由提出禅让帝位嫁二女为妻时,许由颍水洗耳,没有接受,在向尧推荐了舜之后,便从此隐遁箕山不出,使得娥皇和女英留下了许多惆怅,或许在她们眼中,鲜红似火、香甜可口的大枣,却是别有一种冷清和心酸的滋味。

在如今的行唐县境内,我们还可以看到箕山和颍水的旧貌,但是许多关于许由植枣、隐居山林的历史遗迹,却因为年代久远,早已荡然无存。现在,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多是后人翻新的建筑。虽然,我们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以实物的形式去见证那段历史,但在古籍和史志中,我们似乎还能够依稀感受到许由归隐时的那份留恋。这份留恋或许来自于许由和枣树间的那种默契,也或许来自于同娥皇、女英朝夕相处的那段情感。

即使做为历史人物,尧帝、许由、娥皇和女英在全国各地有着六七个不尽相同版本,但在不同版本中,却都提到了箕山和颍水。顺着颍水绵延而上,只要十几里山路就会到达箕山峰顶——这个许由隐居的地方。

“现在咱们站的这个地方是箕山的顶峰,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从这边看,是古恒山(古北岳)现在叫神仙山,西边是五台山,东边我们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,山下这条河就是颍水,颍水北岸就是许由村。”——行唐县红枣(产业)文化研究会主席杨平(实地采访)。

据说许由就是在这里潜心研究红枣园林,并且撰写了《草本经》一书,详细讲述了红枣应该如何贮存、晾干和可以长期食用的一些方法。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不求名利,献身农林园艺的鼻祖,在河北行唐的箕山上建造了许由亭、许由祠。翻开清代乾隆年间的行唐县志,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对箕山、颍水和许由观(许由村内)的记录。现在的箕山上,当年的房舍早已不见,留下的只有和许由传说有关的一些历史遗迹。在这些历史遗迹中,最有份量的应该算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诗词了。清乾隆二十六年(公元1761年),乾隆皇帝第四次经由行唐县巡游五台山,在游历箕山时写下了《咏箕山》诗四首,诗中数次提及许由和他归隐山林。读到第四首诗的最后两句“巢许有知应抱恨,孤踪何自噪人间”,我们可以感受到乾隆帝对许由归隐的看法,做为一代帝王的乾隆,似乎并不欣赏许由的隐士态度,但这并不妨碍许由在中国历史上开了隐逸风气之先河,这种悠长的社会风气,以潜移默化的遗传形式,在一代代人的潜意识里传承着一种古老的密码,那就是一种大彻大悟的归隐和对平凡生活的追求。

在正史的记述中,许由确有其人。《庄子·内篇·逍遥游》记载:尧让帝位于许由,许由不受,农耕而食。这样的记载,和许由植枣的传说有着非常密切的默契,老百姓更愿意相信这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,讲述的那都是真实的过去。

许由植枣的故事虽然无法考证,但在枣乡行唐,红枣最早的栽培历史始自春秋,却有据可考。春秋战国时期,《战国策》中是这样记载的:“北有枣栗之利,民虽不由田作,枣栗之食足于民”。这段文字中的第一个“北”字,便是指古燕地,即今天的河北省中北部一带。战国时,苏秦为了联合六国抗秦,游说燕国说:此地富有枣栗之利,人们出去打仗不用种田,吃的也都足够了。

春秋末期,魏国大将乐羊北伐中山国,军队被困西部山谷数十日,幸得红枣救命,将山谷中的枣树称为“神树”,并派专人守护。

“据传说是在战国时期,魏国和中山国在这里交战。魏国大将乐羊率兵进项中山国。他和将士们被围困在一块。因为魏国的粮草供不上,退到一处枣林里。士兵们当时非常饥渴难忍,见有枣,就把枣摘下来吃。吃了之后非常涨精神,士兵也不饿了,然后乐羊领着兵,冲出去把中山国兵给打败了。当时乐羊说:‘这个枣真好,这个枣树真是神树,救了我们!”——行唐县红枣(产业)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石超峰(实地采访)。

这段故事的发生地,就在今天行唐县上闫庄乡的神树村这一带,也正是为什么这里的枣树被称作神树的原因了。

一个春秋之间,红枣便经历了一个生命的轮回。但是至少从几千年前就在此扎根的红枣树,却是在无数的春来秋往中滋养了这里的人民,也逐渐的影响着这里的文化。

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酒和酒文化,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。当琼浆与红枣在行唐相遇时,会出现怎样的产物呢?

北宋时期,一个名叫朱翼中的人,写了一篇叫做《北山酒经》的文章。里面详细描述了行唐人制作枣酒的过程。和现在的造酒技术相比,这种通过蒸馏方法酿制白酒的过程显得有些简单,简单到几乎全部由人工便可完成。从搅拌、发酵到蒸馏、勾兑,直到现在,在行唐,仍有家庭使用这样的方法酿制白酒,但产量很小,以至于没有什么剩余可以对外大量销售,枣乡人除了自己饮用外,大多就是再留一点送给亲朋好友。从北宋到今天,枣木杠(枣酒)的酿制方法一直沿用,几乎没有什么太多变化。这种通过蒸馏方法酿制的高度白酒,酒精含量可以达到六七十度以上,对于不擅饮酒的人来说,绝对是“巨大”的挑战。

在枣乡,同时有着不同版本的枣酒传说,但流传最广最为优美的,应该算是《云蒙佳酿结良缘》的故事。“相传北宋初年,我后边这个山叫鳌鱼山(双锁山、云蒙山),山上有个女英雄叫刘金定,刘金定不光人长得漂亮,还武艺高强,大伙推她当首领。那个时候,杨家将杨六郎镇守边关,派宋将高君宝押送粮草,前往雁门关,路过鳌鱼山的时候,被刘金定的士兵拦住去路,山寨的兵卒就用枣木杠子,也就是枣木棍子,与宋军交战,但是敌不过宋军,报于金定。刘金定知道宋军武艺高强,知道非智取不能取胜,就连忙下山向宋军赔礼,邀请宋军上山做客,并用山寨自酿的枣酒,招待宋军。宋军一看刘金定挺好客,个个戒备全无,所以个个喝的是酩酊大醉。到醒来的时候,宋军一个个被捆绑结实。刘金定一看高君宝少年英俊,二人挺有缘分,拜堂成了亲。新婚之夜刘金定对高君宝说:‘两口子归两口子,你可是我手下败将。高君宝说:‘我败不是败在你的武艺上,而是败在你的枣酒上,没想到你的枣酒,比你的枣木杠子还厉害。’所以说,行唐枣酒,从此便有了“枣木杠”这个名称。”——行唐县红枣(产业)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天吉(实地采访)。

“枣木杠”就是这样在民间传开的,同时也留下了“云蒙醉酒娶娇娘”的美丽传说。进入清朝初期,行唐枣酒的酿制迎来了它最为兴盛的时期。枣乡古老的酿酒作坊比比皆是,枣酒的大量酿制,使当时的饮酒之风颇为盛行。枣乡即酒乡,枣乡酿酒,酒乡饮酒。在行唐县的口头镇,一家酒店为了招揽酒客,写下了这副有趣的对联:

苦也好,乐也好,唯有枣酒好

忙也罢,闲也罢,还是喝盅罢

横批为:有酒就喝。

这副对联因为迎合了当时终日劳作,处于社会底层百姓的心理,所以酒店的生意十分兴隆。那一时期的行唐县,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酒的诗联和幌旗。“壶中无酒不待客,客不尽兴主不恭。”尽是一派枣乡人热情好客,爽快豪饮的风土民情。

几千个春秋之间,枣乡行唐衍生出了怎样的千年变化?这里所养育的行唐人,又如何继续书写枣乡的传奇?(请收看:古县探秘之河北行唐)。

在行唐几千年的历史中,枣乡人习惯把美好的追求,寄托于神仙皇帝和历代名人。从尧帝访贤,到许由植枣,再到云蒙佳酿。行唐,就像是一个由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组成的古老邑县。

杏庵村,坐落在行唐县鳌鱼山主峰北西侧的山坳中。这里的村民告诉我们,在日军侵华期间,晋察冀作为抗日主战场和日军肆虐的重灾区,这个小小山村,竟然从未被日军发现过,幸运地躲过了一场劫难,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。但也说明杏庵村之偏僻,之遥远。然而,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,不过百人的小村庄,却因这里流传着多得惊人的民间故事,而命名为全国有名的“故事村”。

杏庵村虽处深山,生活却一点不闭塞,他们淳朴好客,喜欢与山下人交往,在相互交往中,收集和传承了许许多多民间传说故事。就连这里每个村的由来,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。

1991年,村民李建敏出版了杏庵民间故事集。杏庵村,也成为国际民间文学组织关注的地方。

这是杏庵村南侧不远的一条普通小路,与现在的大道比起来,它显得十分窄小,但就是这条建造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道路,却成为人们去山西五台山进香的重要通道。这条重要通道,在《元和郡县图志》,《入唐求法巡礼行记》和现存敦煌莫高窟的《五台山图》都有记载。也就是从今天河北省的正定县出发,经行唐、阜平、龙泉关、长城岭而至五台山。也许是为了护佑前往五台山进香的人们,当朝在这条道路的行唐县境内,修建起一座重要寺院——清凉寺。传说,清凉寺就刚好坐落在一条龙脉之上,希望能起到保佑天下太平的作用,而这座清凉寺刚好距五台山150公里。时光如梭,久远的清凉寺早已湮灭在岁月的长河里,只留下这一古老的寺院遗迹还依稀见证着行唐的历史。当时的清凉寺各大殿内皆有壁画,其人物画细腻逼真,栩栩如生,尤其是绘制在后殿北墙上的那三尊菩萨的主画,典雅高贵,神秘莫测,如今我们也只能通过照片一睹佛像当年的风采了,真正的佛像现今被收藏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里。

封崇寺原名道济院,后因主持崇辩大师悟禅得道,受宋太宗昭封而改名封崇寺。在行唐县众多的寺院中,封崇寺还因为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备受关注。

“它的结构现在还保留着明代的建筑结构,比方说斗拱啊,还有那些柱定石。天王殿的柱定石,造型特别奇特,后头大殿的斗拱,建筑特点特别高超,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很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。” ——行唐县文物保护所副所长付四春(实地采访)。

在上世纪30年代,中国建筑学界两位泰斗级人物:梁思成,刘敦桢都曾经亲临封崇寺,考察、研究这里的建筑艺术特点。作为主体建筑,封崇寺大殿斗拱中斜拱和角拱技术的综合运用,在中国建筑史上都极为罕见。而斗拱中间探出的龙头,造型奇特,栩栩如生。与封崇寺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这座绿色的琉璃庙宇,虽然庙宇的大部分建筑已经不再完整,但就是这座庙宇,传说曾让大清康熙皇帝光临,庙宇所在的村庄村名还被收入进《康熙字典》。这就是行唐的差取村。

当火红的大枣浸染着山林的时候,那是怎样一种更加鲜艳、热烈和生动的红色,赋予了行唐火热的生命与灵魂?(请继续收看:古县探秘之河北行唐)。

这段舞蹈诞生的年代,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。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大地,正经历着一场政治风暴,就是在这个时期,行唐县文化馆的舞蹈演员,在观看了芭蕾舞剧《白毛女》演出后受到启发,决心自己编排一出新式歌舞,歌舞的名字叫做《红枣献给毛主席》。如今,舞蹈的演员服饰早已不是本来的面目了,但主旋律倒完全相同,在枣乡,在革命老区的行唐,这些似乎都不是问题,看一看观众的投入,就知道了答案。

在革命老区,枣乡行唐,很多故事都与红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抗战时期,行唐县地处晋察冀边区北岳的东南部,是边区抗战人、财、物供给的主要基地之一,也是边区与冀中地区运送粮草的交通枢纽。特殊的战略位置决定了行唐在边区抗战中,始终处于“蚕食与反蚕食”“扫荡与反扫荡”的最前线。

行唐县鳌鱼村杨姓村民:“抗日战争时候,洋鬼子来了。来了之后,人们(百姓)没处逃,逃到山区里来。日本人在咱这儿,不叫你种庄稼,种上庄稼你也收不回来,所以说,人们就逃到山区来生活。八路军在这些地方住着,八路军是救命的恩人,吃老百姓自己种的红枣,随便吃,没事。”——行唐县鳌鱼村杨姓村民(实地采访)。

这就是老区人民的支援,救国抗日。日军为了切断根据地军民的粮枣供给,强令各个村庄砍伐枣树,近处砍完砍远处,丘陵砍完砍山区。在平原的百姓,树砍完了还有田种,而山区人的枣树就是命。当时的中共行唐县委配合驻地的八路军,同敌人展开了一次次护树之战。在西口头村一带,经过预先的设计和埋伏后,整个战斗持续了四个多小时,我八路军将号称精锐的日军福田大队第四中队全部歼灭,打死打伤日伪军180余人。这次护树之战虽未见文字记载,但在枣乡,护树故事却还时时被老百姓提起。

在行唐,没有人说的清楚,还有过多少次像这样的战斗。

八年抗战中,初步统计,全县共有2500多人参加了八路军,当民兵、游击队员的更是成千上万。虽然不是每一次战斗都有文字记载,不是每一位烈士都记录着他们的姓名,但在行唐老百姓的心中,他们始终却是行唐的骄傲。

八年抗战结束两年后,进入了1947年,这个距今仅有62个春秋的年份,在历史的长河中似乎并不遥远,但那一年的人物和故事,却永远定格在了枣乡行唐百姓的记忆中。

在距离新中国成立的前两年,晋察冀边区的人们,已经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梦想走进了新的一年。河北省的行唐县上碑镇,迎来了两位元勋——朱德和刘少奇。

“朱德和我还说了句笑话,他叫我小鬼,我说我不是鬼,我是人,他说哪叫你小赵吧!”——行唐县刘滋沟村村民赵增福(实地采访)。

复杂悠久的历史变迁,古朴厚重的传统文化,浸润出行唐优美的自然风景,鳌鱼山清溪潺潺,摩崖石刻闻名遐迩,孔雀湖水波潋滟,掩映在绿色下的农舍田园,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。(2004年行唐县被国家命名为“中国行唐大枣之乡”)

两千多年的历史不再神秘,古朴典雅的行唐,正以她便利的交通,发达的旅游业以及稳步增长的经济,继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。

新一代枣乡人,正以更大的气魄,发扬愚公精神,向荒山进军,开山兴枣绿太行,为千年古县行唐的辉煌历史,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(行唐位于河北省西南部,总面积一千零二十五平方千米,总人口约四十余万,行唐专名沿用长达一千五百余年)

(大型电视文献片《古县探秘·枣乡行唐中秋红》,于2012年11月27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首次播出;千年古县·行唐电视文献片策划组整理辑录)

(解说词整理:王凯;中国红枣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)

  • 美文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