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乡风情(电视解说词)
0
2010-11-19 13:29:34 作者:刘文武 杨 天

    连绵起伏的群山,奇峰崔嵬。
    清澈甘甜的山泉,飞珠溅玉。
    这阳刚的山,这阴柔的水,共同孕育了这莽莽苍苍的枣林,养育了世世代代在这块古老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民。
    这山,这水,构筑了一道壮美的山乡风景线。
    这树、这人,书就了一首绚丽的枣乡风情诗。
    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,撩起自然的面纱,拂去岁月的封尘,去领略这壮丽的山乡风景,去咀嚼这醇厚的——枣乡风情。
    在太行山脉与冀西平原的交接地带,有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,这就是有着“枣乡”之称的河北省行唐县。早在远古陶唐氏时期,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生存繁衍。
    据史料记载:“初,帝尧封于唐,后诸侯来归,诣平阳即帝位,南行经历,行唐邑之名由此始也。”秦统一中国后,此地设南行唐县。北魏时期去南字为行唐县。后历经沿革,有玉城、章武、永昌、恒阳之称。
    行唐县属于山浅山区,南部平原坦荡,中部丘陵起伏,北部群山巍峨。就在这样群山的怀抱里,蕴藏着如海的枣林,飘溢着醉人的枣香。这就是行唐红枣的主产区、名闻遐迩的枣乡。
    在枣乡,我们不必说这波光粼粼的孔雀湖,奇峰叠翠的云蒙山。也必说这古神秘的摩崖石刻,雕梁画栋的城隍大殿。更不必说这流光溢彩的县城风景,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。单是这春花如金、秋实似火的枣树,就衍生出讲不完的故事,道不尽的传说。
    行唐红枣,历史悠久。其栽植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。《战国策》“北(即古燕地)有枣栗之利,民虽不由田作,枣栗之实足食于民”就是明证。
    如果说栽培历史久远、栽植面积广阔是行唐红枣的一顶桂冠,那么,个大皮薄、核小肉厚、色鲜味甘、营养丰富,该是镶嵌在这顶桂冠上的一颗颗璀璨明珠。
    行唐红枣,质属上乘。过去历代官员曾把它作为进贡的佳品,因而又有“御枣”的美称。
    1999年,中国科学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鉴定后认为:行唐红枣富含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和24种微量元素,“属高钾低钠枣,对高血压、糖尿病人十分有益;其较高的钙、铁含量对老人、妇女、体弱的人有保健滋补作用”。
    在枣乡广为流传的民谚“一天吃把枣,终年不见老”,也充分说明了行唐红枣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。
    岁月悠悠,沧海桑田。这茫茫的枣林,构筑了枣乡的历史,衍生了枣乡的风情,也赋予了枣乡人民优秀的品质和不屈的斗争精神。
    你看!这山乡的枣树,扎根于贫瘠的山坡,奉献的却是甜美的果实;它,强风吹不断,大雪压不弯,抗争中求生存,斗争中求发展。
    这,就是枣树精神!
    这,不也正是枣乡人民的精神象征吗?
    这碧波荡漾、青山倒映的孔雀湖,是行唐县境内最大的防洪灌溉工程。当年,为修建这一工程,枣乡人民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牺牲精神,沿岸村庄告别肥沃的河谷,迁到了这贫瘠的山坡之上。麦浪滚滚、稻花飘香,已化为村民们永久的记忆。
    在今春修复瘫痪13年之久的群众灌渠攻坚战中,“顾全大局、务实奉献、敢拼必胜、不怕艰难”的枣乡精神再次得到了充分展现。许多施工地段涉及农户小麦,没有一户提赔偿要求;修复灌渠缺乏资金,干部职工义务出工,不避酷暑,不怕辛劳,仅40余天就实现了首期修复通水目标。
    这就是我们的枣乡人民。在他们滚烫的血液中,流淌着不屈的热血;在他们赤诚的心中,闪耀着奉献的火花。
    正是有着“顾全大局、务实奉献、敢拼必用、不怕艰难”的枣乡精神,使得行唐红枣产业由小到大,由弱变强,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。
    “人人年年栽枣树,功在当今利在后”。1984年,行唐把枣树定为“县树”。1
994年至2000年,连续七年举办“万炮齐鸣绿化太行”活动。1998年,又把红枣列为县域三大特色经济之一,强力开山植枣。规定,荒山承包50年不变,可以继承,鼓励营造私有林,庄园式开发。这些,极大调动了山区群众开山植枣的积极性。到2005年底,全县枣树面积由1994年的15万亩猛增到55万亩,产量达到5000万公斤。
    星转斗移,新的世纪来临了!
    潮起潮落,枣乡新一页掀开了!
    2006年春,行唐新一届县委、政府班子组成后,注入新的理念,坚持科学发展观,提速发展壮大红枣产业。规划到2007年,全县红枣面积达到80万亩,产量2.5亿斤,产值5亿元,建成全国最大的大枣生产基地。
    建全国最大的大枣基地,这是枣乡人民的宏大气魄!
    建全国最大的大枣基地,这是枣乡精神不避艰难、奋发进取的具体体现。
    在红枣基地建设的热潮中,枣乡人民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精神。九口子乡辛庄村,从本村实际出发,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,近远期效益统筹兼顾,创造了“枣粮套作双效益工程”,被省市领导誉为“辛庄模式”。
    一花开放百花艳。如今,村村开发,户户治理,有的把家搬进沟,有的把房盖上山。立体化种植,庄园式开发。“荒山绿衣谁剪出,红枣笑赞枣乡人。”这不是正是对枣乡人民战天斗地、治理荒山的赞美吗?
    今天,枣乡人民把科技作为兴枣的第一位要素。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研究组织,对红枣进行综合治理研究,对枣树管理进行全程技术指导。这一个个的测报点及时向枣农提供第一手资料,指导枣农及时除虫、科学管理,使枣区好果率达98%以上。
    在市场的呼唤下,行唐枣制品家庭也日渐壮大:枣洒、枣茶、蜜枣、糖枣、脆枣等新辈迭出。到目前,全县红枣加工企业达300多家,产品销往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    枣区南达省会,北边蒙晋。借此地理优势,枣乡人民建起了华北大的红枣专业市场,他们举办枣评会、红枣节,建起广告塔,树起招商牌,遍交四方友,广招天下客,让开放的春风吹遍枣乡的山山岭岭。如今,产加销一条龙,农工贸一体化的红枣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。
    在产业化春风的拂动下,行唐红枣已不再是昔日“深藏闺阁无人识”的“小家碧玉”,她正变成仪态端庄的“大家闺秀”,走出国门,以其独有的风姿而斐名中外——
1990年,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名优特农副产品展销会上,行唐红枣以其独特品质,在同类展品中一举夺魁,誉满京华。中央电视台、《光明日报》、《农民日报》等诸多新闻媒体,对行唐红枣做了专题报道。
    1991年,在深圳召开的中外名特优新食品展交会上,行唐红枣又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特殊的药理功能,荣获“鹏城杯”金奖。
    1999年,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。
    2000年,在山东乐陵全国红枣交易会上,行唐长枣获金奖;行唐大枣、墩子枣获银奖。
    2005年,行唐大枣获上海林博会名特优新奖。
    当岁月的车轮驶进商潮涌动的今天,行唐红枣已不再是昔日的“救命仙丹”,正成为枣乡人民走向小康的“聚宝盆”。
    百里枣乡千万树,房上地下一片红。走在枣乡,“极目远眺峰绝处,只见枣林不见山”。
    十多年的强力植枣,全县上下的协调联动,使枣乡行唐枣果飘香、兴业民富,山区百姓仅红枣一项人均收入2000多元。
    科学发展产业兴,今秋大枣别样红。今天的枣乡,已经是“千沟万壑遍青翠,枝头尽挂珊瑚珠”;明天的枣乡,必将红遍北国红南疆,给枣乡人民带来更多的喜悦,更大的希望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06年8月

  • 美文推荐